以案说险-关于身故客户定期存款被冒领的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30日
案例描述
2023年7月,王某在参加其朋友李某母亲葬礼时发现一张定期存单,后到银行申请取款,银行要求其提供遗产公证书及身份证明材料,王某拒不提供,银行拒绝为其办理。后李某未找到期母亲的存单,到银行办理挂失、取款手续,向银行提供了与存款人的关系证明、身份证明材料及遗产公证书等,银行为其办理了挂失、取款业务,银行严格执行已故消费者取款流程,防范消费者存款被无继承权限的人冒领。
风险分析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核对客户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薄吨泄嗣褚泄赜谥葱小创⑿罟芾硖趵档娜舾晒娑ā罚ㄒⅰ?993〕第7号)第四十条规定:“……(一)存款人死亡后,合法继承人为证明自己的身份和有权提取该项存款,应向储蓄机构所在地的公证处(未设公证处的地方向县、市人民法院)申请办理继承权证明书,储蓄机构凭以办理过户或支付手续?!?。银行如不严格按规定核查证明材料,易发生冒领存款事件。
风险防范建议
一、银行办理业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充分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为保障存款人账户内资金安全,银行在客户办理取款业务时应尽到审慎审查义务。为他人代办需由代办人持存折或存单凭证、双方的身份证件和密码支取,以保障消费者资金安全。
二、建议消费者持续加强金融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充分了解作为遗产的存款支取规定,配合银行机构提供相关材料,防止已故存款人的存款被冒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