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警惕“扶贫”骗局,提升风险防范意识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6日
近期,电信诈骗的手段越来越多、迷惑性越来越强。中原银行安阳文峰大道支行成功堵截一起客户收到“国家机密文件”可扫码申领百万扶贫资金的骗局。
一、案例简介
近期,吉林省某地客户李先生来到中原银行安阳文峰大道支行要求办理银行卡。经了解,客户收到“国家乡村振兴局”发送的一封函件,称办理中原银行卡后可申领乡村振兴专项脱贫扶贫救助金,李先生将函件交给支行工作人员,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函件要求开卡。
工作人员查看了该函件,内容为《关于落实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重点工作的部署通知》,发现该函件存在诸多疑点,例如:先抽取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员单独通知,领取成功后再以点带面扩散,口口相传,避免别有用心的人员捣乱;拒不配合者将立即取消申请资格、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收录进各大银行黑名单并上报个人征信中心等。以上信息引起了工作人员的关注,随即向客户沟通,并向公安机关反馈以上信息。
辖区民警到达后,通过现场提供的相关线索,认定这就是一起专门针对乡村居民的新型骗局。民警与银行工作人员一同对李先生进行劝阻、教育,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备案,成功堵截了该起“扶贫”诈骗案件。
二、案例分析
偏远乡村金融信息落后,增加了涉诈风险,案例中骗子团伙打着“国家乡村扶贫政策”的旗号,利用乡村居民对帮扶的需求,通过办理银行卡进行过账交易来进行诈骗。李先生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一旦按照函件流程操作成功,可能会造成客户经济损失及涉案风险。
三、风险提示
(一)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信息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邮件等,尤其是那些声称你中奖、有高额回报或需要紧急处理事务的信息。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不会掉馅饼。
(二)?;じ鋈诵畔?,不轻易泄露
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通讯信息等家庭、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对于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电话、短信或网络链接,要保持高度警惕。
(三)了解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关注诈骗案例,多学习诈骗案例和风险防范要点,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段和作案手法。
(四)及时报警,?;ぷ陨砣ㄒ?/span>
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受了诈骗,要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向警方提供诈骗分子的相关信息和证据,并积极配合警方开展调查工作,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和证据,以便警方尽快破案并追回损失。